原标题: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:只有信访处理到位了,才能说案件办好了
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顾雪飞接访本文图片河南检察供图
“办信就是办案,办信就是办民生。”
2019年以来,河南检察机关共收到群众来信23087件,具备回复条件的21585件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,已办结答复15055件,赴省重复访下降23%——这是河南检察机关开展落实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取得的成绩。
“我们常讲,要做到‘案结事了’,只有把信访处理到位了,才能说案件办好了。”6月10日,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顾雪飞向澎湃新闻说。
河南省检察院与媒体记者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座谈。
“三无信件”,也要办好
2019年4月28日,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收到了一封这样的来信。
河南省某集团公司寄来一封信,控告民事审判程序违法,导致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。检察官看完信件后发现三个问题:一是来信仅有一封情况反映,无其他证明材料;二是无公司联系电话;三是信件反映的字面内容,不属于检察机关受理范围。
面对这封“三无”信件,怎么办?仔细甄别后,检察官认为,信件反映的问题有可能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情形,立即向检察长汇报该情况。
“最后我们通过网络查询到该公司电话,取得了联系。”二七区检察院检察长贾佳告诉记者,该案是她带头办理的,由于案件涉及十份民事判决,单阅卷就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,在案件无法实现三个月内结案的情况下,他们及时向控告人进行了办理过程告知,并逐月答复信件办理进展情况。
经过全面审查,2019年12月4日,二七区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形式向法院提出整改建议,法院予以采纳。
“说实话,寄信的时候,我们是没报太大希望的,所以也没有留下联系人和联系电话,可没想到,检察院竟然负责到通过网络找到我们。”信访案件当事人、某集团公司法务部主任对记者说,更没想到的是,检察长亲自办理该案,这种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关爱很让人感动。
这是河南检察机关开展落实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工作的一个生动案例。
“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都是他们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我们要扎扎实实把群众信访工作做好,努力让群众只跑一次。”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顾雪飞说。
近年来,河南省检察院把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、“全院性”“全局性”工作来抓,探索实行“一三四”工作法,明确“一把手”主体责任,成立群众来信处理中心、网络信访处理中心、群众信访督办中心“三个中心”,建立群众来信办理、群众来信集中审查分流、群众来信办理联络员及周报告、月通报、季点评四项制度,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办理工作,努力让群众只跑一次。
6月10日,澎湃新闻在“三个中心”看到,工作人员正在将群众来信扫描进系统,信访件的办理进度、满意度统计等,在系统内清晰可见。
河南某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讲述企业三无信访件办理的经过。
群众信访是司法办案的“晴雨表”
2019年以来,河南检察机关共收到群众来信23087件,具备回复条件的21585件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,已办结答复15055件,赴省重复访下降23%。
信访问题中,有很大一部分都是“积弊”,错综复杂或者矛盾很深。对无法解决的信访问题,检察机关如何处理?
河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广军介绍,这些无法解决的信访问题,一是不归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,检察机关不是一推了之,而是积极帮助群众指明渠道和救济途径。二是案件本身没有问题。主要是做好释法说理、答疑释惑,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。三是难以解决的信访积案。“这一类问题是我们处理的重点,实践中也投入了大量精力,力求穷尽一切法律手段帮助群众解决问题,推动息诉罢访,有一批群众长期信访的案件得到妥善处理,也有一些案件我们还在持续做好工作。”王广军说。
信访工作号称“天下第一难”。河南检察机关紧盯督查督办:不提前通知、不打招呼,实地明察暗访、现场“考试”、传导压力;对工作滞后的市院,点名分管院领导到省院当面“答辩式”专项述职……
在实际工作中,河南检察机关持续探索。
“比如,实行当面接谈来信人制度。今年,我们在全省基层检察院实行当面接谈来信人制度,将7日内程序性回复由短信为主转变为面对面接谈,当面听取来信人诉求,做好答疑解惑、释法说理、矛盾化解工作,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依法规范信访,努力减少多头信访、重复信访。”顾雪飞说。“小信件里有政治、有大局、有民生。群众信访是司法办案的’晴雨表’,我们河南检察机关将持续以办好群众信访为’突破口’,进一步撬动全省检察机关工作作风的全面转变,推动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,倒逼办案质效的全面提升,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治产品、检察产品。”(记者 段彦超)